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密押试题
来源:万学海文 2010-1-8 编辑:yangmeiling 【字体:小 大】
2010年考研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密押试题

一、2010年考研世经密押第一重点——中美关系

1.必备材料——中美两国在“反恐、气候问题、防扩散等全球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等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展开广泛合作,但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贸易问题等还存在分歧,美国一直在制造“中国威胁论”!

2.命题角度——如何理解和分析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和分歧?(注意这个问题与马哲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命题的可能性)

3.答案要点:

关于合作:

▲原因:

第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第二,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日益突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枪匹马解决这些问题。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对付复杂多变的全球问题。

第三,美国从自身利益角度的考虑,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在反恐、气候问题、防扩散等全球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等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

▲认识:

第一,中美两国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上,中美合作至关重要。

第二,中美两国的合作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第三,中美两国的合作并没有根本改变中美两国的关系性质。中美关系不是国家之间的结盟关系。

关于分歧:

▲原因:

第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对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是严重的挑战。所以,美国时常利用台湾问题等干涉中国内政,并且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显然,就是企图延缓中国发展的步伐,保持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第二,中美两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价值观念迥异、意识形态差距甚大。所以,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是必然。

▲认识:

中美之间的对抗必然对两国人民造成伤害,不利于两国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重大的威胁。

▲总体分析两国合作与分歧:

第一,两国关系无论如何发展,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不可能发展到盟友关系。因为,这与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第二,中美两国无论存在多大分歧,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不可能发展到对抗关系,甚至武装冲突。因为,这与中国外交政策宗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都相违背。

第三,中美两国的关系是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的关系。

第三,中美之间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二、2010年考研世经密押第二重点——中俄关系

1.必备材料——1949年中苏建交,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被中俄关系取代。2001年,中俄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作为大国、邻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既面临国内发展的首要任务,又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中俄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2.命题角度——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及其原因

3.答案要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21世纪的中俄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原因:中国从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政策。与苏联的结盟,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系调整的反映。

三、2010年考研世经密押第三重点——南北关系

1.必备材料——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从1985年到1992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20.8%,而同期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则上升了14%;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60%以上是同发达国家进行的,8年里发展中国家因此而蒙受的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世界最富的20%的人口与最贫困的20%的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0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世界最富的3个人的财产超过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2.命题角度——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表现;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

3.答案要点:

▲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于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

▲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表现

在政治上,强制第三世界国家实行西方的所谓“民主”、“人权”、“多党制”等,结果引起社会动乱和冲突。

在经济上,肆无忌惮地转嫁经济危机,实行损人利已的经济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债务负担沉重,发展资金倒流,经济陷入更大困难。

▲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

第一,最主要的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二,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第三,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

四、2010年考研世经密押第四重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1.必备材料——所谓传统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国家的军事安全。传统安全观是一种国家安全至上、政治与军事安全为主、以武力或战争方式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的安全观念。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与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而言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更趋突出。

2.命题角度——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

3.答案要点:

第一,安全内涵和主体的多元化。第二,爆发方式复杂。第三,影响范围广泛。第四,治理难度增大。第五,国际合作尤显必要。第六,应对心态更需开放。第七,国际组织的作用突出。

五、2010年考研世经密押第五重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必备材料——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令全世界关注。

2.命题角度——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意义;内涵

3.答案要点:

第一,原因。首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其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再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

第二,意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是与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思想和方针一脉相承的,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意义。首先,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其次,它反映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

第三,内涵。首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开展对外工作。其次,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再次,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六、2010年考研世经密押第六重点——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1.必备材料——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2.命题角度——和谐世界的内涵;原因;措施。

3.答案要点:

内涵: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开放的世界。第一,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第二,各国互信合作、和睦相处是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第三,各国普遍发展、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第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是和谐世界的鲜明特征。

原因:第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第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

措施:一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二是同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三是同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四是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10
    ·1955-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
    ·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社科奖励最多的十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最多的十
    ·毕业生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十大
    ·毕业生当选中国杰出政治家人数最多的十
    ·毕业生担任上市公司等CEO人数最多的十大
    ·2010年中国星级大学单项排名
    ·2010中国各地区大学星级排名
    ·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六百强公布
    ·2009中国大学法学排行榜前100名
    ·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100强名单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简章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复试分数线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模拟试题
    试题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考研大纲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